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农民向故宫捐乾隆御用宝物,专家一看傻了眼:

来源:农家参谋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3-16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故宫博物院博物馆专家、副研究员梁金生被人们戏称为“故宫大总管”。 梁金生的一家五代都是故宫人,他本人的心里住着180万件国宝。 梁金生于1979年进入故宫工程队,五年后调入保


故宫博物院博物馆专家、副研究员梁金生被人们戏称为“故宫大总管”。
梁金生的一家五代都是故宫人,他本人的心里住着180万件国宝。
梁金生于1979年进入故宫工程队,五年后调入保管部(文物管理处前身),历任保管部总保管组副组长、组长、保管部副主任、院办公室副主任、文物管理处处长等行政职务,2008年退休,共工作了整整38个年头。退休后,又被返聘。
可以说,在漫长的工作过程中,梁金生阅人无数、阅宝无数,早已养成了那份波澜不惊的镇定从容。
故宫博物院于1925年成立后,一直致力于追回散佚文物。

捐献馆内,有一本厚厚的古物旧藏本,上面记录着故宫的所有藏品。
有清宫旧藏回收了,梁金生就会在“目录”上画一个圈,代表这个东西回来了。
每天,梁金生都会看看圈,也看看空白,哪些珍品找到,哪些珍品还没有下落,他心里拎得门儿清。
现在,你若问起,本子上的哪个圈能让他印象深刻,他一定提到其中的“掐丝珐琅番莲纹冰箱”。
这东西,可是当年的乾隆爷御用宝贝。
古代“冰箱”的正式学名叫“冰鉴”,梁金生最已见多不怪了。
他见过年代最早的战国冰鉴,包括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。
故宫里的冰鉴更多,基本是清一色的柏木制成,外形如箱,内设格屉,可存放上一年冬季的冰块,屉板上可存放新鲜食物,四壁铅皮包裹,热气进不去,冷气出不来。
可是,这个“掐丝珐琅番莲纹冰箱”,却让他大开眼界,叹为观止。

一开始,梁金生并不着急,因为,类似的冰鉴,故宫博物院有很多,再者说了,捐北京文物局和捐故宫博物院,都是捐献给了国家,可不都一样?
但潘大卫却急赤白脸地说,我家的冰箱是掐丝珐琅制成,即“景泰蓝冰箱”,上面还有“大清乾隆御制”的字样呢。
“大清乾隆御制”?那不得了,那可是故宫原来的宝贝!
东西现在在哪儿呢?梁金生急忙问。
潘大卫说,东西太重,现在存放在北京市东城区党校地下室。
事不宜迟!
梁金生找来一辆大卡车,拉上了宫里一位搞珐琅研究的老先生和几个小伙子,直奔北京市东城区党校地下室。

冰箱外部遍饰精美的白釉地青花缠枝莲纹,工艺精湛,纹理细腻。
研究珐琅的专家马上瞪圆了眼,情不自禁地说:“外面做不出来。”
毫无疑问,东西就是皇家御用品!
仔细打量,冰箱为木制胎体,里为铅制,由箱底和箱座构成。
打开箱盖,可清楚看到里面倒梯形的箱体,六面全彩掐丝珐琅,艳丽耀眼,底部一角有圆孔,冰化时水可流出。
梁金生还注意到,冰箱盖上有两孔,用来散发冷气。
经测量,冰箱通高76厘米,总重量为102公斤。
东西这么大,里面放了冰,人可坐在一旁不就可以当空调享受了吗?
乾隆爷可真会享受!

潘大卫说,冰箱是外公陆观虎的遗物。外公是天津名医,上世纪30年代,由徐世昌弟弟徐世章介绍,花了3500大洋从一个古玩商店购回了这对宝贝。古玩商店的人说,这对冰箱“原本是宫里的”,溥仪被逐出宫时偷带了出来,因为太沉,就在天津拍卖了。
外公去世后,潘大卫的母亲将冰箱带到北京。
在那个特殊年代,景泰蓝冰箱遭到了查抄,被放置在北京市东城区党校地下室。
这年,在北京市文物局人士的帮助下,潘家总算找到这对尘封多年的宝贝。
宝贝太大、太重,潘家想把冰箱捐了。帮助寻找到宝贝的北京市文物局人士,当时就递给了潘大卫一张捐赠表,说填了就能“归公”了。

上一篇:农民采石发现一崖洞墓,里面竟有5
下一篇:三国杀:顶尖地主四害农民,低分段最爱的武将